鹿城丰门:从“半城半村”变身“时尚城”
发表时间:2024-10-26 14:55:30 来源:新闻中心
温州网讯 漫步鹿城区丰门街道,整洁的工业园区、时尚的建筑、宽敞的道路,处处都是“时尚”的都市风。可是如果把时间往回拨几年,地处鹿城主城区西向“城郊接合部”的丰门,却是另外一番模样。坑坑洼洼的路面、蜘蛛网似的电线、破损不堪的小巷、隐患丛生的出租房和乱搭乱建的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半城半村”的格局一直是这里区域城市发展的难点和社会稳定的痛点。
作为“西部时尚城”的主阵地,近年来,丰门在征地拆迁、产业布局、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等方面下硬功,把丰门从“半城半村”的旧模样变身为“鞋都产业链更完善、城市环境更优美、百姓更满意”的时尚之城。
7月10日-12日,国内外很多鞋类经销商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指向了温州市鹿城区的丰门街道西部时尚城的主阵地。在这里,一年一度的中国鞋都国际电商节如约而至,短短3天时间,订单量突破2200万双
在丰门街道,这个以“国际”打头的电商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几年。2022年,超万名中外客商前来洽谈,中国鞋都国际电商节鞋类订单交易额突破12亿元;2023年,在鞋都27个园区和98家优质企业的共同参与下,中国鞋都国际电商节订单交易额突破13亿元。
如今,中国鞋都国际电商节已成为一场具有高站位、新视角的区域性品牌盛会,线上营销、线下推介的双轨并进模式,为鞋都优质女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舞台,更构建起一座辖区优质企业与国内外重点企业、头部平台、投资机构和海内外客商之间全领域沟通交流的新时代桥梁,聚力打响了“世界女鞋丰门智造”IP。
世界制鞋看温州,温州看鹿城,鹿城看丰门。近年来,各种高能级公共平台和服务机构集聚的丰门街道,通过鞋产业链全布局,赋能辖区制鞋企业蹚出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吸引集聚省级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中国鞋都鞋业设计师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成功落地4.4万平方米中胤大孵化集群、17家时尚设计工作室,实现了从“低端模仿”向“高端原创”精彩蜕变。
今年以来,丰门街道更以破釜沉舟之势冲击工业总产值百亿关卡,率全市街道之先启动“百人百县”跨省招工引才系列活动,收集700余家企业两万余个用人需求奔赴贵州招工,达成意向3000余人;启动“拓空间、强招引、优服务”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通过“政府+国企+房东+企业家”四端协同发力,首批共计招引20余家优质企业签约落户丰门;成立亿元鞋产业联盟并举行首届亿元企业家圆桌对线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为核心全面掌握行业发展状况。
“未来,我们将借助鞋都产业集群优势,全面聚焦中国鞋都魅力丰门总体定位,阔步迈入加快鞋都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黄金期,奋力打造产城人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时尚新城。”丰门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郑莹莹表示。
郑莹莹的底气来自这几年丰门街道颜值的提升与气质的蝶变。或者说,是这几年丰门街道以“啃硬骨头”的勇气,把一个“半城半村”的陈旧街道,变成为“时尚之城”后,集中发力的结果;当然,也可以简化成“强城行动”四个字。
丰门街道的“第一痛”是交通的“肠梗阻”。104国道从丰门街道穿过,但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这条曾经的交通大动脉,已经难以承载中国鞋都的运输使命,严重影响了货物的运输效率。2012年,丰门街道(原双屿街道)真正开始启动新104国道温州西过境改建工程的动迁工作,该项目涉及丰门街道沿线公里。但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因少数征迁户不满补偿政策,一直不同意签署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导致该工程推进缓慢,其中嵇师山庄路段红线内存在大面积临时搭建的违反法律建筑更是成了工程推进的“拦路虎”。交通主干道不能如期畅通,让丰门街道的发展也处处受阻。
“第二痛”是丰门街道城不像城村不像村。企业厂房就在村子里,家庭作坊多。坑坑洼洼的路面、蜘蛛网似的电线、破损不堪的小巷、隐患丛生的出租房和乱搭乱建的违反法律建筑“半城半村”的格局,让丰门街道的“发展蓝图”长时间停留在了纸面上。
“以前的丰门,大道经常路阻,小路处处断头,丰门就是封门,出入都难。”当地人打趣道。
2022年5月,丰门街道迎难而上、一鼓作气,借力文明城市建设将104国道丰门嵇师山庄路红线内违法建筑全部拆除,助力工程建设。同时,第一时间成立化解工作专班,强力推动解决104国道改建工程征迁工作多年来的“疑难杂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释之以法,融化坚冰,成功让七户此前不配合拆迁的征迁户思想“松绑”,放下了多年“心结”后得到了街道的妥善安置,结束了这场长达十年“拆与不拆”的拉锯战。
2023年6月,这条鹿城西部的交通大动脉终于全线贯通。如今,从丰门出发,15分钟左右就能到温州南站和温州北站,40分钟左右抵达龙湾机场,104国道的通车不仅优化了鞋都路网布局、提升了通行能力,更为鞋都引来了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遇,丰门因国道的提升而“活”了起来。
同时,丰门街道全面推动“全域焕新”行动,历时8个月完成了6个半村的拆迁,共计腾空拆除旧房3200余户,旧房面积约130万平方米,腾出发展空间1500余亩。
丰门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克和记者说,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目标,建立项目一线“党支部+指挥部”,这是丰门街道每一个旧村改造项目的“标配”。8个多月的时间里,丰门征迁干部们克服连续作战带来的疲惫推动征地拆迁;广大村干部和村民们,则从丰门的城市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配合,以小我、小家的牺牲换来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
去年7月,丰门街道4个安置房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0亿元,房源合计2336套。目前,项目进度最快的仰双片区鞋都一期A02、A03地块已于5月底全部结顶,剩余的3个地块也即将结顶,为明年竣工交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丰门街道也在积极地推进做地出让工作,谋划新建小学2所、社区服务中心3处,新增商业用地2宗,住房用地15宗,就近解决居民和员工住房、娱乐、教育三大需求,致力于构建“15分钟生活圈”。
“面对空间拆出来之后,土地如何高效利用、产城怎么融合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把供地优先留给产业好项目,创新服务好平台,同时也会留足城市公共服务用地,让产业发展得更好、老百姓也生活得更好。”朱克表示。
很多“老丰门人”对丰门能打造“西部时尚城”是有怀疑的。但现在,曾经的怀疑变成了欣喜。
第一步,察觉缺陷。主体问题是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如交通主干道的不通畅,城中村杂乱无章;以及这样一些问题背后的群众利益问题。
第二步,处理问题。城市更新问题不能拖,群众的利益也不能不顾。丰门街道一手硬一手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干群齐心,终于把问题逐个破解。
第三步,统筹谋划。硬件问题解决了,就可以绘蓝图了。产业布局、环境提升、招商引资,一项项具体的工作有条不紊展开,“时尚之城”终于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西部时尚城”不是喊出来的,就像“强城行动”也不能只是一句口号一样。这背后,是一个一个“硬骨头”生生给啃掉之后的久久为功。